top of page

會展五會聯辦兩會精神傳達會

  • 作家相片: 敏 唐
    敏 唐
  • 4月16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由澳門展貿協會倡議,聯合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澳門廣告商會、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及澳門會展旅遊業協會組織五會逾百名會員參與的“兩會精神傳達會”於日前假中華總商會四樓舉辦,邀請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施家倫,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馬志毅、邱庭彪、蔡明威擔任分享嘉賓。會上重點探討澳門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依託自身優勢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深化橫琴合作、促進會展業發展以及應對國際經貿變化挑戰。與會嘉賓強調科技創新、內需增長及法治建設的重要性,並呼籲全社會共同努力實現國家經濟目標,同時發揮僑界及外籍群體在對外交流中的積極作用。


01

會展助力中葡平台建設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先生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先生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團長介紹了澳門代表團參加大會的基本情況,強調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為其發展指明方向,並鼓勵本澳企業積極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深化“澳門+橫琴”合作,助力保持澳門繁榮穩定,同時為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在會展業方面,他指出未來需辦好重大會展活動,推動智慧海關便利制度,充分發揮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台的功能。會展業在此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他建議強化橫琴與澳門的聯動,舉辦更多中葡商品展會,充分利用“一會展兩地”模式,助力“一帶一路”經貿合作。


      針對中美貿易戰升溫及關稅問題,劉藝良表示雖然澳門出口美國的訂單不多,但不少企業本着支持國家政策的立場,寧可犧牲生意,與國家站在同一陣線。他強調未來突破的方向應聚焦於提振消費、擴大內需,並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這與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經濟發展策略一脈相承。



02

推動會展業聚焦科技創新展覽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先生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先生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表示,今年全國兩會設定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通過發行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重點領域,同時加大力度推動技術創新與外貿發展,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他指出,近日美國挑起全球範圍貿易戰,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應,面對單邊主義挑戰,我國始終是全球經濟的穩定錨和避風港,持續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歡迎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澳門作為國家對外戰略支點,會展業界更加要發揮好連接國內外市場的門戶角色,依託自由港優勢,重點聚焦亞洲及葡語國家市場,通過會展平台促進區域合作。


      他又提到,去年澳門舉辦會展活動同比增長三成,顯示出強勁發展勢頭,應與“演藝之都”和“體育之城”定位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發展模式,開發融合型會展項目,賦能產業發展。此外,今年兩會“具身智能”“6G”等新詞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相信將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建議會展業界圍繞科技創新策劃主題展覽,如人工智能應用展或綠色科技展,借助橫琴資源推動展覽業升級,展示國家最新成果,吸引國際目光,為國家經濟戰略貢獻力量。


03

國家應對策略:內需增長成主軸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馬志毅先生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馬志毅先生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馬志毅在談到近期的中美貿易戰時指出,貿易戰沒有贏家,反而使經濟形勢面臨諸多挑戰,我國已有應對策略。在外部壓力下,國家採取了以內需為主的增長策略,以彌補出口下降帶來的缺口,並推動“中國產+1”商業戰略,將部分供應鏈轉移至周邊國家。科技創新,尤其是在人工智慧和未來產業(如人形機器人和新能源)領域,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此外,政府通過發行國債和實施消費振興計畫等多項措施來穩定經濟信心。同時,國家積極推動國際合作,構建與周邊國家的命運共同體,以應對各種挑戰和遏制行動。未來的重點將是穩定內需、提振消費和推動科技創新,以實現經濟的高品質發展和中長期目標的有效銜接。



04

推動法治建設以保障經濟活力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邱庭彪先生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邱庭彪先生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邱庭彪從宏觀視角探討了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遇與挑戰。他強調,澳門應抓住“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規劃啟動的關鍵時刻,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提升治理能力、建設高水準開放平台,並維護社會的長期穩定。橫琴建設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需要加快規則對接與產業融合,促進澳門與內地的協同發展。


      他又指出,澳門具備自由港、關稅政策等優勢,可以依託“一帶一路”深化對外開放。同時,必須堅守“一國兩制”,以鞏固社會穩定。他分享了一些實踐案例,例如推動國際商事調解機制的落地,並呼籲加強法治建設,通過高效的司法保障經濟活力。最後,他提出澳門應發揮橋樑作用,結合國家政策與本地特色,吸引人才和企業,實現與祖國的共同繁榮。



05

呼籲關注僑界及大灣區外籍群體的積極作用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蔡明威先生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蔡明威先生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蔡明威結合個人經歷與兩會精神,分享他對當前形勢的見解。他強調,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5% GDP增長目標體現了“穩”與“進”的平衡,展現了中國人的智慧,需全社會共同努力實現。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視窗,澳門擁有獨特的優勢,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中,肩負著國家賦予的責任,切實發揮其在對外聯繫和溝通中的重要作用。


      在對外交流方面,他指出,外籍人士和僑界在講述中國故事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會展行業應重視僑界及大灣區的外籍群體。蔡明威表示,面對全球變局,澳門需要團結各界,既履行國民責任,又發揮特區的優勢。他認為,只要堅守本分、務實行動,澳門必能應對挑戰,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06

“25年25事”

      此外,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理事長潘耀榮在會上向與會者回顧了澳門會展產業的“25年25事”,並表示將會將其整理成特輯進行發佈。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